2025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中的燃氣與供熱等能源供應領域要點
據《國家能源局關于印發〈2025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〉的通知》(國能發規劃〔2025〕16號)披露,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、國務院有關決策部署,扎實做好2025年能源工作,持續推動能源高質量發展,國家能源局研究制定了《2025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》(以下簡稱《指導意見》)。
《指導意見》中,涉及多項燃氣與供熱等能源供應領域要點,摘錄如下。
燃氣領域要點:
夯實能源安全保障基礎。強化油氣勘探開發,在老油田提高采收率、深地深水規模建產、非常規油氣增產方面取得新突破,加快大慶、勝利國家級頁巖油示范區建設,持續提升油氣儲備能力,推動大慶升平、長慶雷龍灣等儲氣項目建設,推進煤制油氣重大項目建設。 提高區域能源協同保障能力。推進川氣東送二線、虎林—長春—石家莊等天然氣干線管道項目建設。 持續深化能源開發利用方式變革。加強煤礦瓦斯抽采利用,促進煤炭礦區采煤采氣一體化發展。深入實施油氣與新能源融合發展,依托重點油氣產區加快發展二氧化碳驅油及封存。 持續完善能源體制機制。完善能源資源探產供儲銷統籌和銜接機制,持續深化油氣管網機制改革,優化管網建設和運營機制。研究建立能源行業碳排放核算機制。 持續完善能源科技創新體系。印發能源行業標準計劃年度立項指南,加大培育能源新質生產力、促進綠色低碳轉型、支撐深化改革、保障能源安全等方向重點標準立項支持力度,加強能源數智化、新型電力系統、新型儲能、氫能、綠色液體燃料等領域標準供給,研究布局一批新興領域標委會。 強化能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。加大新能源發展重大技術攻關力度,高質量推進智能電網、煤炭、油氣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和能源領域四個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,抓緊建立健全國家重大科技項目組織管理體系,制定年度項目指南,加強項目監督管理。加強燃氣輪機創新發展試點項目跟蹤管理。組織開展第五批能源領域首臺(套)重大技術裝備申報評定,做好能源技術裝備補短板工作。用足用好“兩新”政策,促進能源產業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綠色化發展。 培育發展壯大能源新產業新業態。探索大型風電光伏基地與相關產業集成式發展新模式,穩步發展可再生能源制氫及可持續燃料產業,穩步推動燃料電池汽車試點應用,有序推進全國氫能信息平臺建設,穩妥有序探索開展管道輸氫項目試點應用,推動各地建立完善氫能管理機制。 切實維護公平公正市場秩序。加強電網、油氣管網等自然壟斷環節監管,防止利用壟斷優勢向上下游競爭性環節延伸。出臺《石油天然氣基礎設施規劃建設與運營管理辦法》《油氣管網設施公平開放監管辦法》。 持續增強海外資源供應保障能力。加強與重點國家和地區的常規和非常規油氣合作,積極穩妥推進跨境油氣進口通道建設,積極推動中亞國家向我國穩定供氣,鞏固拓展與煤炭資源大國合作。 統籌做好重點國家和地區能源合作。加強重點國家形勢分析和風險評估,維護油氣進口安全。積極推動中歐能源務實合作,深化與“一帶一路”國家風電、光伏、氫能等領域合作,持續做好與周邊國家電力互聯互通。加強綠證國際互認工作。
供熱領域要點:
-
保持非化石能源良好發展態勢。加大光伏治沙、光熱項目建設力度,因地制宜推動核能綜合利用。
-
持續深化能源開發利用方式變革。統籌新能源與重點產業優化布局,拓展新能源應用場景,在工業、交通、建筑、數據中心等重點領域大力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,積極支持零碳園區建設和光伏建筑一體化,更好促進新能源就地消納。拓展地熱能、生物質能、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供暖應用。持續推動煤電“三改聯動”和落后產能淘汰。
-
強化能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。強化新型儲能等技術特別是長時儲能技術創新攻關和前瞻性布局。做好“十五五”能源領域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的研究動議,力爭新設立一批國家科技計劃專項。組織開展第五批能源領域首臺(套)重大技術裝備申報評定,做好能源技術裝備補短板工作。用足用好“兩新”政策,促進能源產業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綠色化發展。
-
提升民生用能服務保障水平。健全完善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長效機制,切實保障人民群眾溫暖過冬。加強12398熱線投訴舉報處理制度宣貫落實,持續提升工作質效。
文章來源于互聯網:2025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中的燃氣與供熱等能源供應領域要點